“您好,是灞桥区工会吗?我是在东郊打工的,被困在这了!”
“什么情况?您慢慢说!”
“我是商洛农村来的,上个月在物流公司干活时脚受伤了,还做了手术,因为疫情又被封在城中村里了,在床上躺着不能动,也回不了老家,现在生活很困难……”
“别着急,我们马上就到!”
1月7日,西安市灞桥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接到邝师傅的求助电话,由此拉开一场爱心接力。
撂下电话,区总工会干部林静一行就赶到邝师傅租住屋所在的城中村,穿过黑暗的楼梯,来到顶楼一间狭小、冰冷而简陋的屋内,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,盖着单薄的被子蜷缩在床上,床边的一个木凳上放着一碗冰冷的剩饭。眼前的一幕,林静和同事们不禁动容,她们起身返回单位筹措了棉衣、被子、牛奶等物资再次赶来。这一次她们主动联系了房东,送去米、面、油和蔬菜,托付他照顾邝师傅。工会干部询问病情得知,邝师傅一个月前在物流园搬货时,不慎将脚踝砸成粉碎性骨折,术后一个多月了一直卧床,伤口也不见愈合。想到了西安市劳动模范、十里铺骨科医院院长吴院学是这方面的专家,工会干部立刻电话咨询吴院长,吴院长得知情况,放下手中工作20分钟就赶到现场。
吴院长仔细地查看了病情,发现手术后伤口愈合的并不理想,有一些感染。吴院长虽有些担忧,但还是一边安慰邝师傅,一边认真帮他处理了伤口:“不要过于担心,按时吃药,过几天我再来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!”第二天,他又赶往邝师傅住所,“我又给你带了一些活血的药,你按时吃,促进伤口愈合,适当活动活动,防止引起下肢血栓。”话语间,吴院长指导起邝师傅进行康复训练。屋外虽然天寒地冻,屋里涌来阵阵暖流。经过十几天的治疗休养,在工会干部、吴院长和房东的悉心帮助照料下,邝师傅的伤口渐渐愈合了,也可以拄着拐杖慢慢下地了。
临近春节,区总工会从主席到干部都放心不下邝师傅,再次来到他家,看到邝师傅身体见好,精神状态也好起来,大家都感到欣慰。这时,邝师傅泪眼婆娑:“真想家了,老乡们都回去过年,我却在这动不了,唉!”。回家——在平常不是个难事儿,但对疫情时期窘境中的邝师傅确实比登天还难。工会主席看着归家心切的邝师傅,询问他家里的情况和路途,果断决定:“别愁,有工会在,我们送你回家!”。同为商洛人的区人大干部闫涛听说了这件事,主动请缨送邝师傅回家,考虑到冰雪天气,路途又远,工会老司机贺为龙也要求一同前往,于是他们俩组成了“志愿小分队”,接过了爱心接力棒。
1月20日,工会干部行动起来,联系当地政府咨询返乡政策、办理离市证明…下午两点,一辆满载着爱心的黑色轿车驶出了灞桥。经过三个小时的山路跋涉,在西安打工半年之久的邝师傅终于和家人团聚了。回到家乡见到亲人的邝师傅激动不已,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:“没有你们我这个年都不知道怎么过,太感谢了!”。出村迎接的村支书激动地说:“这几天我们在村里都听说了,老邝在西安得到了工会的救助,他虽然伤得很重,但遇上了你们这些好人,也是他的福分。今天你们又千里迢迢把他送回家,我代表村上和他的家人感谢你们。”